相信许多人都曾被这样一幅场景吸引过:一辆没有高贵的血统却引擎轰鸣,车身周围花花绿绿,或天真、或率性地贴着许多图案的汽车从身边呼啸而过。事实上,随着汽车在我国的普及,已经有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汽车消费理念正从“代步”向“个性”、“时尚”转变,“汽车
改装”这个词正在逐步走进老百姓的视野。
汽车
改装源于赛车运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最早的汽车
改装只针对于提高赛车的性能,以便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赛车运动的深入人心,汽车
改装已揭开以往的神秘面纱,成为普通车迷汽车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并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在欧洲大陆、美国乃至亚洲的日本、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地,汽车
改装早已蔚然成风,“无车不改”成为许多车迷的座右铭。
目前,我国的汽车
改装行业已得到了初步发展,全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出现了专业
改装店,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与迅速崛起的经济,蕴藏了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汽车
改装及相关产业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专家曾经预测,加入WTO后,中国汽车服务业将在售后服务等方面突现十大商机,其中第二大商机中就涵盖了汽车
改装业,其很有可能成为2006年汽车业的一大朝阳产业。
汽车改装蕴含巨大商机
我国的汽车
改装业起步于大约10年前,目前
改装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有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昆明等地。据了解,在
改装相当火爆的城市如上海,
改装已形成了一个千万元大市场,而在成都
改装也正被人们接受并走上正轨。在
改装势头更为猛烈的广东,不仅有着良好的
改装市场需求,而且在珠三角的东莞、中山等地,已经开始形成了颇具规模的
改装用品市场。
为了了解北京的汽车
改装市场的现状,记者特意走访了几家汽车
改装店,在一家汽配城内的
改装店,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他们主要还是以经营
改装用品为主,不少私人车主自行购买
改装用品,初级的玩家会选择改动如车内音响、空调、轮胎,或者增加尾翼和大包围等;发烧友则会根据车型的具体技术情况,更改仪表盘、
改装悬挂或刹车系统;经济实力更强的车主,会去购买国外知名的
改装品牌,如光冈、
奔驰AMG等车型。另一位汽车装潢店老板则说,“中国玩汽车的人越来越多,汽车
改装的生意也好起来了。我们平均每月能接到二、三十个顾客。”
关于汽车
改装的费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只要车主愿意,点火线、火花塞、排气管、方向盘、仪表盘都可以进行更换,可以使汽车外观更富个性、动力更加强劲。喜欢
改装的车主花费在几百元到几十万不等,“
改装平均要花三四千元,但品牌不同,价位相差较大。比如说更换氙气大灯,保修1年的奇舰单远光价格为1200元,如果是菲力浦品牌的则需要2500—3000元。在2005年的首届国际
改装车展上,一辆银色的
改装马自达M6的
改装费用竟达到了51万元,像这样花费数倍于车价的
改装自然属于超级发烧友的个例,但汽车
改装的花费因其几乎无限多的方案,几乎可以说是‘上不封顶’。”
目前,北京的私家车保有量已近130万辆,如果按照每辆车花费20%车价
改装的标准来衡量,有
改装需求的大概是五百分之一,照此推算,北京的汽车
改装市场前景应该在亿元以上。
汽车改装遭遇瓶颈之痛 虽然前景看好,但汽车
改装却还是一个亟待规范的市场,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
首先,目前国内的民用汽车
改装厂家,基本上都处于“半地下”的状态。
由于我国“新交法”明文规定车主不能改动车辆的结构,即车身颜色、长、宽、高这四个硬性标准,在不准
改装的禁令下,众多
改装商家的经营执照上几乎全都是“汽车配件经营”,因为专门到工商局申请汽车
改装公司是根本得不到批准的,由此,汽车
改装这个原本应当在阳光下的交易逐渐步入“灰色地带”。正因为没有合法的“身份”,相关职能部门也无法对这些“黑经营户”进行有效管理,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消费者的权利很难得到保障。
其次,
改装水平良莠不齐,
改装车安全堪忧。
《新交法》对
改装管理虽然严格,但细节项目并不明确,并没有具体指出哪些项目能改、哪些不能改,而越来越多的爱车族又对
改装充满了空前的热情,汽车
改装需求逐渐增大,在这种背景之下,许多“半路出家”的
改装厂和
改装件生产厂应运而生,就连不少“作坊式生产”的汽车维修厂也在悄悄进行着
改装生意,而据了解,国外汽车
改装厂家一般是和生产厂家结合在一起的,比如专做
奔驰改装的劳伦士、专做
宝马改装的Haman等,只有像这样
改装技术、质量能够达到原厂要求,才能保证
改装不会给车辆造成隐患。
由于大部分
改装厂家的水平和国外成熟的汽车
改装业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店就是拿着自己
改装后的效果图让顾客挑,
改装件只要能装上就装,伴随着极具专业性的“忽悠”,是否真正适用则不予关心,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改装件质量无法保证、安全因素含混过关等问题则比比皆是。
再次,在车辆保险理赔和安检验车上,汽车
改装外部环境并不成熟。
据某保险公司理赔部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对于
改装车出险后的赔偿,都限于原车部分,而对于
改装配件则不予赔付。如果车主在投保时,已与保险公司就
改装部分的投保事项进行了特别约定,那么车辆
改装部分也是在保险公司的理赔范围之内的。车主如果想对车辆进行改动,需要在车管部门进行备案,虽然目前
改装的车不少,但真正去备案的车主却很少,对此,理赔人员提醒,
改装车的车主最好是在车管部门进行备案,以免出现问题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汽车
改装缺乏行业标准与管理规范。
在目前的国内汽车
改装领域,不仅缺失针对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对于
改装的技术标准和鉴定也是空白。在国外大部分国家,汽车
改装都有标准和法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每年还有汽车
改装展。在欧洲不少国家及日本等,具有规模的
改装厂,除了有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测试部门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发动机
改装要通过认证与许可,其严谨态度不亚于一般正统的整车厂。而在我国,汽车
改装经营者资质难以认证,而汽车用户对于
改装知识了解不多,
改装后质量和安全性也无从评定,其潜在的风险之大不言而喻,也不可不慎。
尽管我国的汽车
改装行业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与阻力,但我们应该相信,随着
改装车市场越来越细分,国外名牌产品的纷纷涌入,我国
改装车业的产品和技术水平必将大幅提高,真正的汽车
改装在规范的市场体制下,将踏上其理性回归之路。
文章关键词:
想进军汽车改装行业,现在适
责任编辑 : 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