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脑海里想象一个场景,眼前是一个烟火缭绕的烧烤摊,烧烤大妈正在熟练地翻转着烤架上的一串串鱿鱼,那串鱿鱼呲呲地冒着热气,香气正在扑鼻而来。
而就在几米之外,隔离带后面就是时速两百多公里呼啸而过的赛车,扬起的烟尘和轮胎屑差一点就飞溅到脸上。这是一种多么充满违和感的画面?
然而现实是,在泰国的挽盛街道赛,场景比我描述的还夸张。因为赛道边不仅卖着烧烤,还有炒饭、椰子、菠萝蜜……
我们很难通过百度查到关于挽盛这座泰国小城过多的信息,甚至在中文的泰国旅游手册上,这座小城得屈居于三梅岛、普吉岛和芭堤雅这样大热的旅游景点很远的位置。但也正因为如此,这里有着和传统旅游地截然不同的本土特色。
当然,对于泰国人来说,每年在这里举行的泰国超级系列赛算是当地的一大盛事。而且从曼谷和芭堤雅开车到挽盛才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很多人在周三看到在挽盛有赛车的海报之后,便早早计划好了周末携家带口看赛车的日程。
在这股浓密椰风中藏着的,是号称亚洲最美的赛道,实地看了一圈之后发现果不其然。如果你无视赛道旁的路边摊的话,相隔赛道二十米就是细软的沙滩,赛道最美的一个发卡弯刚好在这座半岛的岬角上。这里很像是东南亚微缩版的摩洛哥,只不过少了比基尼和游艇,多了烧烤摊和大排档。
到达赛道之后我就听到一位车队的朋友开玩笑:有车手在练车的时候因为闻见大排档的香味,在弯道里走神把赛车开到了围墙上。
而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的车手包金龙“辟谣”说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毕竟在赛车里能闻见的都是赛道、车和人被这里四十多度气温炙烤的味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车手在这里和墙发生亲密关系是在所难免的。
一方面在这条赛道的很多弯道里,毫无缓冲的围墙距离弯心最多也就几十厘米。而且在连续弯的时候一旦错过了第一个刹车点,第二个弯甚至都转不过来。
另一方面,追求极限的车手们总是刻意压榨着赛车和围墙的距离,以求减少哪怕千分之一秒的过弯时间。所以车队技师们在这一站比赛很头疼:赛车一放出去再回来,掉个尾翼或者包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是挽盛这个周末的压轴赛事。在此之前,一整天紧凑的比赛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赛车。有相对正经一点的房车赛,也有不那么正经的皮卡比赛,还有不太能看的懂为什么思域和GTR会在同一组别进行的比赛。
而且比赛之间几乎没有空隙——这边厢之前组别的比赛还在领奖台上喷香槟,同一条路上五十米开外,下一个组别的比赛就准备出发了,简直是一大奇景。
而之前一堆比赛给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留下的这条赛道,路面状况异常艰辛。之前比赛撞出来的碎片和漏出来的各种液体还没来及清理干净,同时狭窄的赛道会有散热不佳的状况,加之高温,此时的赛道温度很可能已经突破了60度。
但这也正是街道赛所具有的魅力之一。在这条赛道上,车手任何细微的失误都会把自己直接送出比赛,而对手们都会紧咬着车尾,时刻等待着前面的车手犯错误。还不如我家门口马路宽的赛道让保时捷911 GT3 CUP赛车的460马力显得过于猛烈了,而长上坡中的颠簸又足以将整个赛车瞬间弹飞起来。
这也造就了我多年以来围观过最紧张的一场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的比赛。
在出发后的第一个弯,杆位发车的威廉和第二位发车的范德瑞就展现了一次电光火石间的攻防大战;第七圈,在连续弯的地方有车手失误上了墙,安全车领跑的三圈把车手间本来就不明显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前两名的争夺一直坚持到最后一个弯,以威廉一个漂亮的冲刺而宣告结束。直到这时候,观众们才有机会松一口气了。
等到卡雷拉杯的车手们在领奖台上喷完香槟,这个紧凑的周末才算是告一段落。被涂得五颜六色的救援卡车从赛道里捡回来刚刚撞毁的赛车,路边摊老板们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劳作,准备打道回府,通透的余晖让整个场面显得舒缓而和煦,根本不像是一场激烈的赛车之后所留下的场景。
而在一个晚上过后,这条赛道又恢复了作为这个海滨小城交通主干道的往的模样。如此接地气的赛道和比赛确实让人感觉到新鲜,甚至让人觉得充满了生气。
这和之前亚洲卡雷拉杯泰国站的比赛有些不太一样,去年这场比赛是在F1级别的泰国武里南赛道,那里条件优渥、设施完备,赛道平整而合理。但同时,赛道边上的看台也是空空如也。而在今年的挽盛,并不充裕的看台上却挤满了观众,赛道周围的马路上停着的车延绵几公里。
或许这也能让国内赛道和赛事的运营者们得到一点启发——并不是扎堆建起来那些高大上的赛车场就能让国内赛车氛围突然好起来,有可能恰恰相反,这种混合着烧烤味的接地气的比赛,会更讨车迷们的喜爱。
文章关键词:
大排档
责任编辑 :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