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CC!”,每每驾驶它穿过人群、行驶在大街小巷,听到最多的就是大家对它的关注之声。没错!“史上最美大众车”就是这么能吸引你的眼球!
大众新CC V6 FSI
在开始本次试驾之前,我们已经看到了新CC的外观变化,大众“家族脸谱”式的统一,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套娃战术”的威力。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都在那里,不悲不喜。
大众新CC V6 FSI家族式前脸
本次试驾的车型为CC产品线中最高配,V6旗舰车型。3.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84kW/6300rpm,峰值扭矩310Nm/3500rpm。与之匹配的是大家烂熟于心的那台6速湿式DSG双离合变速箱。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四连杆独立悬架。整车长X宽X高分别为:4812X1855X1417,轴距2712mm,整备质量1630kg。
大众新CC V6 FSI侧面
实测0-100km/h加速成绩为7.8秒、100-0km/h刹车距离为49.5米。从最初试驾,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直伴随左右,难道大众真的已经懒得去重新设计一切了吗?武断的结论往往是一种错觉。通过为期一周的深度试驾,得出的结论:新CC拥有的不仅仅只是动力。
大众新CC V6 FSI尾部
接下来,我们会从5个方面,详细测试这款刚刚发布的大众新CC V6车型。
[page]新老CC外观对比评测[/page]
新老CC外观对比评测:
正面外观变化最为明显。老款CC前脸以曲线设计为主,新款CC前脸线条明显要更加犀利、简洁、富有张力。秀美的“丹凤眼”被圆睁“虎目”所替代,威武感十足。
新、老CC前脸对比
雾灯位置,大大的“倒L”造型,配合镀铬装饰,与前LED日行灯组进行呼应。牌照安装位置,保险杠的突起设计被取消,目的只有一个:突出更强的整体感。
新、老CC保险杠处差别
轮毂部分,由老款的五幅式改为双色多幅式,尺寸同为17寸。我们拿到的V6车型,标配为米其林PS3轮胎,保证了更好的抓地力及制动力的同时,更让车内静音水准超越老款。
新、老CC轮毂的变化
新CC双色多幅式轮毂
老款CC五幅式轮毂
新款CC继承了老款优美的曲线,车身侧面基本无变化。无论哪个设计师要想重新设计“史上最美大众车”的线条,可要慎重思量思量。
新、老CC侧面车身曲线对比
新、老CC侧面车身曲线对比
后视镜的外观在造型上保持原设计造型,老款CC后视镜上半部分配色采用与车身同色。新款V6采用银灰色喷涂,从外观上营造出金属感,提升档次。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老款CC中,只有新款V6有这个待遇,新款1.8T、2.0T、甚至老款V6都为车身同色喷涂。
新款CC V6专属灰色后视镜
老款CC车身同色后视镜
另外V6车型后视镜带有“SA变道辅助系统”,在后视镜内侧有警告信号灯。
新CC标配变道辅助,后视镜带有警告信号灯
车后面变化主要还是以线条为主,简练、犀利、融合更强的“家族气息”。
新、老CC尾部对比
后尾灯造型的改变,是“第一眼”中最漂亮的设计。老款圆形设计被棱角无情的取代,与前灯组相同,也采用了LED照明,并加入时下非常流行的LED灯带,夜间视觉效果迷人、现代感十足。
新CC的后LED尾灯
老款CC的后卤素尾灯
新、老CC放在一起,就像一个人不同的年龄段写照,新CC明显更加成熟、稳重,在抛弃圆润线条的同时,增强了更多的犀利感。足以反应出CC上市到中期改款,这3年间,审美变化的趋势。从家族前脸回归的设计,到整车展示效果,都在暗示,拥有CC的客户不仅仅只有年轻人,35岁左右的中年群体也可以跟上时代,帅一把!
[page]新老CC底盘对比[/page]
新老CC底盘对比:
在上文中提到,试驾期间,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直伴随左右。那么除了动力无变化外,底盘,部分、老款CC会存在哪些差别呢?DCC动态地盘与非DCC动态底盘系统又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一“举”见分晓吧!
在4S店,举起新款CC V6
在4S店,举起老款CC 1.8T
老款CC 1.8T本身未标配DDC动态底盘,在底盘前部分,与带有DCC动态底盘V6车型保持一致,V6车型在发动机下方多了一块护板,为双排气,1.8T为单排气:
新款CC发动机下部多一块护板
老款CC除护板外,与新款一致
左前轮悬挂,新老结构完全一致,除了一个拉杆和避震器:
新款CC左前轮悬挂
老款CC左前轮悬挂
右前轮悬挂对比,与新、老左前轮悬挂对比结果,一致:
新款CC右前轮悬挂
老款CC右前轮悬挂
虽然排气管数量不一致,但是底盘结构是完全一致:
新款CC V6排气
老款CC排气
新款CC V6排气
老款CC排气
尾鼓部分,吊胶块的位置均一致:
新款CC V6尾鼓部分
老款CC尾鼓
后轮采用四连杆独立悬挂,结果相同:
新款CC后悬挂
老款CC后悬挂
新款CC后悬挂
老款CC后悬挂
新款CC V6 DCC动态地盘系统:
避震器上的DCC传感器
DCC传感器插头
从上代V6车型,大众就标配了DCC动态底盘系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悬挂系统的支撑性,通过设定不同的减震阻尼提供舒适、普通和运动三种模式。当驾驶者按下车内的调节按钮时候,通过控制单元,改变避震器的阻尼软硬。舒适、普通和运动三种模式逐级变硬,与我们常说的电磁悬挂是一个概念。为了配合DCC系统的运动模式,新CC装备的XDS动态电子差速锁系统,会在极限状态下给抓地力很小的内侧驱动车轮施加制动力以避免产生转向不足和动力损失,有效提升过弯极限。
车内DDC控制按钮
通过车身举升后看到的答案,验证了我们对于新款CC驾驶感受的疑惑,对于新、老款V6车型,相同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结构,在驾驶上,感觉是相同的,似曾相识的感觉由此而来。
[page]新CC外观细节评测[/page]
新CC外观细节评测:
通过上文的新、老CC对比,我们已经对新CC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下面就请跟随我看看新CC V6在车身细节部分的变化。
还是从前脸说起吧,大大的镀铬装饰条贯穿于大众圆形标志,四周边框采用哑光处理,增强了车头的整体感,多了几分威武气息。左右“倒L”形雾灯,呼应前头灯,增强横向拉伸感。
新CC前脸中网
新CC雾灯
在进气格珊下面是数字摄像机,用于记录车道标记及第二代ACC自适应巡航系统。
数字摄像机
数字摄像机
新CC配备了有随动转向功能氙气头灯,内含由14颗LED组成日行灯,“L”的造型,让新CC眼神更加炯炯有神。灯组内装备有MDF动态灯光辅助系统,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照明,在夜间会车时,保证对向来车时驾驶员的视野范围,提升行车安全性。
新CC装备有装备有MDF功能的氙气灯组
新CC装备有装备有MDF功能的氙气灯组
新CC装备有装备有MDF功能的氙气灯组
当驾驶者挂上倒档时,摄像头将从后备箱盖上的LOGO中翻出(当手动开启后LOGO标志时,摄像头是隐藏的),车尾图像将在6.5寸的大尺寸液晶屏上实时显示,不仅能反映倒车时车后方的实际影像,更能根据方向盘角度变化对车辆可能进入的位置提前进行预判和导引,有效为车辆的倒车安全做出了保证。
RA后视影像系统
RA后视影像系统
油箱盖,由车内打开,内侧标注了汽油标号和轮胎压力值。
新CC油箱盖
全车身共4处“V6”标志,分别位于中网、左右翼子板,及后背门处。
中网“V6”标志
翼子板处“V6”标志
鲨鱼鳍天线,黑又亮范儿。
新CC鲨鱼鳍天线
天窗,与上一代没有区别,基于安全考虑,最大开度只能如此。
新CC天窗,与老款一致
新CC天窗,与老款一致
17寸米其林PS3轮胎,规格“235/45/R17 94Y”。子午线轮胎,单条轮胎最大负荷指数670kg。PS3专门为运动型汽车和需要超高性能的汽车而设计,在满足超凡驾驶体验的同时,提供更好的静音效果。
新CC装配17寸米其林PS3轮胎,235/45/R17
新CC装配17寸米其林PS3轮胎,235/45/R17
新CC排气和老款一致,采用单边双出的设计,单调的有些遗憾。不过在车尾部后唇,在右部预留了位置,对于想改双边单出或者双边双出的朋友,实在是方便了很多。
新CC依然采用单边双出的方式
为改装双边排气,提供有力条件
因为太过漂亮的缘故,把车尾灯留到最后来描述。LED光源配合时下流行的灯带设计,无论把它理解成“倒L”也好、“双C”也好,都表达了大家对它的赞誉之意。在夜晚开着新CC走在路上,发现有车在尾随,千万不要紧张,因为这对迷人的后尾灯,无论谁见了,都会流连忘返。
漂亮的新CC LED后尾灯
夜晚观看,更具魅力
“双C”还是“倒L”?
外观上的细节变化,相比上代车型,改变的很多。更多的现代科技融入其中,不仅是为了加入“家族气息”,更是配置的进一步提升。
[page]新CC内饰评测[/page]
新CC内饰评测:
或许是上一代CC太过经典的缘故!当我们拉开车门准备进行内饰评测的时候,还是被无框车窗“毒”到了!上一代经典的设计,在今天来看拉风依旧。细想想,不管如何换代,血统是不能够被更改的。
新CC延续拉风的无框车窗
后排玻璃采用私密设计,玻璃颜色更深,视觉上非常惬意。
新CC后排车门
打孔真皮座椅,选用了Nappa真皮,棕、白双色搭配,展显出浓重运动风格。由于采用德国大众汽车最新研发技术制造,手感非常细腻,而且侧翼支撑性不错。座椅可以进行12方向电动调节,除了配备有三组电动记忆、多级调节加热功能之外,更增加了座椅通风功能,全面的提升了座椅功能性,非常实用。
新CC前排运动座椅
全皮包裹,做工精细
12方向电动调节,外加通风功能
后排座依然延续了2人乘坐的设计,在新CC 1.8T、2.0T车型中改为3人乘坐方式。不过,出于舒适考虑……中间嘛……还是放饮料吧。
后排座依然延续了2人乘坐方式
内饰中采用大量的拉丝铝配合黑色内饰,显示效果要强于桃木搭配很多,更加年轻化、运动化。
座椅中间的储物格、杯架
仪表盘采用了大众汽车最新的设计语言,在转速表与速度表之间,新CC装备了真彩高分辨率行车电脑显示屏,行车信息与功能操作程序以清晰呈现。真彩高分辨率配合大尺寸显示屏,功能丰富,显示清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车内饰的豪华品质。
新CC仪表盘,中间有真彩、高分显示屏
中控台上的石英钟也作为经典设计直接保留。近些年,消费者也认可了这个概念:有石英钟,这车一定是高级。
中控台上的石英钟
RNS510车载多媒体系统,6.5寸液晶屏让CC面子十足,内置硬盘、DVD播放、并支持播放MP3与WMA格式的音乐数据光盘。大众车主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6.5寸液晶屏,面子十足
RNS510车载多媒体系统,大众车主不会陌生
与多媒体系统搭配的是丹麦著名品牌丹拿(Dynaudio)喇叭,虽然不是非常高端的型号,但,有了这个标志,还是可以让耳朵体享享福。
全车标配丹拿喇叭
分区自动空调系统,控制方式与上一代有所区别。
新CC的分区自动空调
RNS510本身带有SD卡插槽,以外置存储来播放音乐。要提到广泛的通用型,U盘的应用率最高。如果您习惯用U盘来播放歌曲,请打开“新CC”副驾驶手套箱,拽下橙色的USB标志。
新CC的U盘接口
随着内饰部分拍摄的结束,夜幕也开始降临,行驶在车流里,车内各仪表、按钮的光亮围绕我们四周,特别是四个门边处新设计出来灯带效果,组成了新CC神秘、独特的夜间氛围,彰显出尊贵与优雅的设计风格。无论是忙了一天的工作驱车回家,还是赶在路上去参加party,一定会让您忘掉疲惫,保持愉悦的心情。
新CC优雅的车内氛围灯
新CC点亮的仪表盘
方向盘和多媒体的晚间氛围效果
夜晚的变速箱排档
无论从外观还是到车内细节,新大众CC都表现出非常高的制造工艺,车身接缝处、车饰材料的选用、搭配,都展现了比较高的水准。豪华而不单调,优雅而不失亲近,我们给予它很高的评价。
[page]新CC驾驶评测[/page]
新CC驾驶评测:
经过一番静态评测后,我们终于可以在路上好好感受这台CC家族中的国产旗舰。
新CC V6 道路试驾
轻触启动按钮,挂入D档,按下电子手刹,让我们走起!发动机运转很安静,粗壮的方向盘,握感十足。运动座椅对腰部有良好的支持,第一感觉相当到位。
初段加速,油门略显沉重,速度爬升很慢,放佛有劲使不出来,转速表维持在2000转以下。仔细想想,也不难解释:发动机为了保持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在1800转即进行了升档的动作。由于变速箱积极的升档,直接导致加速无力。想改变现状吗?果断油门深踩,CC像一头被唤醒的雄狮,咆哮着冲了出去。吼吼!这才是V6发动机应该有的效果嘛!市区内悠闲的行走,D档完全可以胜任,如果想激情驾驭一把,深踩油门把转速控制在3000转以上,或直接挂入S档,你一定会感受到来自V6发动机澎湃的动力。
在动力输出方面,新款V6 CC 几乎复制了上一代V6车型的动力感受,新意不足,但无可挑剔。
随着市区路况开始拥堵,我们的车速也慢了下来。凉爽的空调,让我们的心情不至于跟路况变得一样糟。随着前方跟车越来越近,我们也从仪表盘的位置发现了一组正在变化的数字,这就是第二代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它采用先进的巡航控制理念和车辆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车辆的纵向行驶速度,保持车辆速度以及保持车距功能。第二代ACC可以在紧急状态下将行驶速度降至0,即代替驾驶者刹车至停车,最大程度上保证行车安全性。老款V6车型搭载的是第一代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只能将车辆刹至30km/h后,就自动解除,如果驾驶员不接手的话,就会追尾。经过我们目测,电脑检测距离与实际距离基本相符。
第二代ACC检测到与前车距离47米
显示距离41米
已刹到5米
在体验过了第二代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后,您会不会觉得新CC的电子系统很过瘾呢?其实,乐趣才刚刚开始,下面要体验的是近乎于传说中的“无人驾驶”—LA车道保持系统。
利用数字摄像机记录车道标记,并实时监测车辆在道路中的位置。当车辆偏离车道时,该系统会通过方向盘震动来提示驾驶者。若驾驶者未及时进行处理,LA车道保持系统将进行转向干预,也就是方向盘自己转动,驶回车道。倘若驾驶者需要变换行车道时,只要提前开启转向灯,否则LA车道保持系统会用震动的方式提示驾驶者,防患于因行驶意外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行车电脑检测车道保持后,车道线会变成蓝色
如果车辆偏离车道,偏离的一侧会显示成白色,且方向盘震动,并试图将车辆拉回原车道。
当偏离右侧车道,颜色由蓝变白
经过反复体会LA车道保持系统,我们发现,当车速低于60km/h的时候,车道保持系统是不起作用的,也就是在行车电脑显示屏上,车道线是灰色,非蓝色。这时候怎么随意打方向,变换车道,方向盘都不会有有振动提示。
时速60km/h下,自动车道保持失效
新CC不仅可以监测前方车道,还可以通过雷达传感器来检测后方车辆,并实时监测本车侧后方的区域。如果其他车辆处于视角盲区位置或以很快的速度从后面接近,那么车外后视镜上的警告信号就会一直亮着来提醒司机。此时若驾驶者拨动了转向灯,车外后视镜上的警告信号就会闪烁,提醒驾驶者请勿强行变线。这项神奇的功能便是“SA变道辅助系统”。
无车辆快速接近,不闪烁
车辆快速接近,SA变道辅助系统进行闪烁
一开始,我们并未对这行功能有太多的留意,甚至觉得它多余的像鸡肋,但跑过了夜间无灯的道路和大雨倾盆的高速路后,发现这项功能实在是非常有用。在无法第一时间用经验进行判断的时候,先进的电子设备的确可以祝我们一臂之力。
新CC V6 FSI车型,整车质量1630Kg,比2.0T车型高出80kg,比1.8T车型高出90kg。重量的高出,基本体现在了发动机重量上。再加上前置前驱的设计,在弯道中“推头”是注定的现象。但经过实际的弯道测试中,“推头”现象并不十分严重,比我们想象要好很多。这得益于新CC装备的XDS动态电子差速锁系统。在高速过弯中,XDS会在极限状态下给抓地力小的内侧驱动车轮施加制动力,以避免产生转向不足和动力损失。配合DCC系统的运动模式共同使用,可以让新CC在提供舒适乘用体验的同时,更可以为驾驶者带来卓越的运动体验。
新CC道路试驾
新CC搭载有大众汽车最先进的DCC动态底盘控制系统,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悬挂系统的支撑性,通过设定舒适、普通和运动三种模式,来改变减震阻尼大小。此外,DCC系统与转向系统相连,可以同步改变方向盘的力度和车身对转向指令的反应灵敏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新CC的操控性。
在新CC身上,高科技的电子安全系统,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充满新意。
[page]新CC评测总结[/page]
新CC评测总结:
经过了7天试驾、5部分的评测,全新CC V6 3.0 FSI的试驾评测就全部结束了。在总结之前,先提出三点新CC的不足:
第一:刹车明显偏软,这一点与老CC如出一辙,前段踩下去比较空,会让初上手的驾驶者感到信心不足。
第二:CC的四个车门把手上安装有传感器,每次拉开车门时,无框车门的车窗会自动下落以解除密封。但后排车窗下落速度明显比前排车窗慢,如果快速拉开后排车门,会发生密封条挡住玻璃的情况。无论从发出的声音和密封条的寿命来说,与CC所宣扬的优雅身份不太相符。
第三:原车配备的导航系统,模糊查找功能比较弱,输入方式复杂。如果在驾驶中临时改变目的地,不靠边停车是很难进行操作的。
以上三点对于新CC来说,虽然不是硬伤,但这些方面的用户体验确实需要改进。
新CC从动力配置上,甚至底盘,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作为一非全新改款车型来说,这一点无可厚非。V6发动机动力输出充沛,尤其在中、后段动力输出上体现了6缸发动机的优势,细腻不显突兀。追求动力的朋友,前段加速可以通过拉高转速来弥补。通过后视镜颜色、轮毂样式的升级,很好的与2.0T及1.8T车型区分开来,这对于上一代CC全系车型外观不分的情况,大众的态度显然要积极很多。
家族前脸式的统一,客观的说,真车的效果比图片效果更出色。老CC以曲线美著称,新CC以硬朗、凌厉为风格,都具有相当的个性。或许大众希望这一代“成熟”的CC,能向上去吸引更广阔的消费群体。车尾灯效果是公认的点睛之笔,灯带设计的加入,让新CC成为那道划过夜空最美的光影。
内饰方面,颜色的搭配更加具备运动风格,车内氛围灯营造出来的效果,即豪华,又神秘,让每一位驾乘者都会感觉物有所值!新加入的座椅通风功能实用性高,这个夏天,怎么开都舒服。无论是车身还是内饰做工,处处体现出严谨、扎实的态度,各部位的结合件非常牢固、精细。第二代ACC自适应巡航系统、LA车道保持系统以及SA变道辅助系统的应用,让主动安全得以全面提高,无论是刚上路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多一份安全保障,就多一份驾驶乐趣。
在价格上,新CC V6的官方指导价比老款便宜7000元,配置上增加了有随动转向功能及MDF功能的氙气头灯、LED后尾灯、电加热座椅通风、车内氛围灯、高性能运动轮胎、第二代ACC、SA变道辅助......厚道吗?您说了算!
总体评价:新款CC在老款车型的基础上,很好的继承了家族的血统,在丰富了更多的安全电子设备及增加驾乘舒适度上做足了文章,不仅仅是动力,新CC还可以让您拥有很多。
(编辑:常涛)
改联网原创文章,转帖请注明改联网
文章关键词: 大众 新CC V6 评测 责任编辑 : 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