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GP大奖赛之所以受到飘移车手的推崇,是因为那里有足够强劲的顶尖高手在此过招,但是,有很多人并不知道,D1 GP系列的赛例有个“特殊工具”——那就是结合DOSS系统的裁判评分,精确至0.001分数,使得竞赛氛围变得异常激烈,顶尖的D1 GP车手拿到99分的高分并不自豪,通过裁判和DOSS的检验,并拿下最终的胜利(或提升名次)才是他们的基本追求。
而说到DOSS系统,我们可用最简单的话去理解——减少裁判的人为误判,提高比赛公平性的科技辅助工具。赛前,裁判会发布比赛路线上并注明相应的得分,通过D1独自研发的DOSS机械评分系统来对漂移时的角度、速度等数据收集,并进行综合评定打分。一般来说,只要角度足够大,速度足够快,动作足够流畅,引擎的嘶吼声没有间断,车手就能得到很高的得分。另外,犀利敏捷的漂移动作,也能获得很高的得分。相反地,假如赛车打滑失控,或者恢复抓地行驶的话会被扣分。
刚刚结束的2016 D1 GP广东东莞站的比赛为例,东莞麻涌的赛道是非常有特点的——从直线尾段稍微靠右的地方开始进入第一积分区间。神本裁判长也说了“需要亲身体验才能理解难道!”因此,比赛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难预测采用哪种风格能跑出高分,但可以确定的是第一区段的的分数比重为30%,尽早掌握第1区段的行驶方法就是取得综合高分的秘诀。
那么,评价比重达到30%的区段1有哪些行走要点呢?首先,DOSS的评价要素是——车辆迅速弯道(敏捷性和角速度),DOSS会计算这个区间的平均速度和最高速度,因此,带有角度的高速进入、迅速回摆、在区段2中保持好角度并迅速摆出,而最高速度则直接影响得分。
区段2的评分比重为25%,车手在保证较大的平均时速和角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减速和小湾,如果飘移角度回正的话,那么就会扣分,如果回正的角度太大,这个区间的得分为0。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D1 GP的区间评分的严格了,东莞站的赛道共分有5个区段,接下来的区段3需要车辆尽早加速、速度提升后迅速回摆,在区间内保持好角度,虽然DOSS评分比重只占10%,但需要车手和车辆的敏捷回摆能力。
区段4是一个“C”字弯道,在这里,稳定的角度很重要,同时最低速度不能低于20km/h,否则就是0分的节奏(其实,所有的区段都是一样的)。
最后是区段5,看似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其实很特别(DOSS评价比重为20%),因为第3区段进湾、第4区段转向、第5区段要走外围通过终点,所以,利用前面的空白区段调整、同时保持稳定的角度和速度跑完比赛,这是取得高分的第二个秘诀,D1 GP的评分系统注定车手在结束比赛前不能草草了事。
文章关键词:
2016D1
D1GP
D1GP东莞站
责任编辑 : 龚嘉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