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在Dakar来临之前一段时间,之所以没发是因为写着写着突然不想写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写下去的兴趣,感觉有些索然无味;这个说不清楚的原因也导致了我也没有去做更多的了解分析。后来自己去做一个完全不同的学习课时把脑袋整个在腊月的寒冬里使劲抖了抖,仔细想才发现原来这个情况和写环塔那篇总结时挺像,不想写的原因其实不在于自身——这不是推脱责任,而在如此的环境之下,我必须用情感战胜理智。也就是说人如果完全理智的去做事并不一定永远是对的,所以才又有了这篇絮文——你没看错,确实是絮文;既然已经不理智了,斯文紊乱的絮叨就是正常的。
三菱大众迷你 三巨头
到底谁“应该”夺冠?
这个题目很奇怪吗?为什么是谁“应该”夺冠而不是谁“能”夺冠?
我们首先需要确认一件事情,那就是Dakar并不仅仅只是一件纯粹的赛事,其实所有商业化的竞技体育都不是那么简单,而Dakar不过是表现的更复杂更典型一些。让我们先从这个世纪的比赛来看,三菱11届、大众3届、MINI 4届,19年中的18个冠军全被三个车队夺得,这三个车队之间的区别是三菱以完整厂队的概念豪夺10年,大众靠巨额资金和技术压制了遭遇经济危机的三菱连下三城,而MINI则是在前面两个完整版厂队退出后拿下了2012-2015的四届Dakar冠军。
半路杀出大丰卡
厂队应该不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你必须了解否则没必要看下去),所以就不多解释了;2016年Dakar名义上的夺冠热门是三个车队:标致、MINI、丰田;但我们不用细分析就能看出他们的区别;丰田只是一支职业俱乐部队,虽然坊间一度有丰田要大力支持的风声,但目前来看也就是部分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已,在不多资金的前提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主机厂里的很多问题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解决,动力单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全世界能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的没有几家,三菱的NA4.0、大众的2.5DT、MINI的3.0DT、丰田的5.0NA,当然还有标致车队,无一不是依靠主机厂的能力才能甩开其它对手,而这也是去年丰田表现不俗的一个原因,但这也决定了这支车队不可能拿到冠军,虽然De Velliers是非常好的车手,但这绝不是车手和赛车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应该”的问题,如果你不明白,那请多读一遍上面那个小节。
达喀尔大众途锐3赛车
MINI车队和丰田虽然都不是厂队,但MINI的区别在于他的后台老板是宝马的匡特,这一下就会把它和丰田的距离拉开,而且MINI从宝马得到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都远大于丰田,加之顺承了归功于大众的有利规则,所以MINI在大众退出后能够连续拿到4届冠军,虽然坦白说MINI的赛车可能现在也比不上大众那些已经扔到仓库旮旯的途锐3。
2015达喀尔拉力赛冠军Al Attiyah
达喀尔大众途锐3赛车
但和其它车队比相对优势还是明显的,而高投入和高性能才是Dakar所需要的,否则哪里会有那么多赞助商去把钱投入到一场跑起来充斥了踉踉跄跄磕磕绊绊的比赛?而这种大车队所带来的效应——你去一趟Dakar的大营看一遍就会瞬间明白。
标致2008 DKR 赛车
现在说回今年的最热门:标致车队;标致被很多人看好,甚至被认为是不二之选,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当然没有问题,但我们不是来谈技术的,技术的问题好解决也不好解决,因为技术从来都是可以扬长避短以卵击石的,法拉利跑的再快一个马路牙子就能轻易弄死它对吗,看完这句话我想有人应该明白些什么了。标致在2015年首次参赛,但跑的那个烂样儿全世界都看到了,这很正常,因为这当然不是技术问题,世界上最出色的越野赛车制造技术就在欧洲那么个小圈子里,这会很难解决吗?当我们回望三菱拿了10年冠军花了多少钱和时间的时候,当我们看看大众在它的三连冠之前历经了多少磨难的时候,标致仅仅只是用了一次失利就把冠军拿到手是不是有点不合适?这个代价未免有些太低了,而且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明显不符合规律。
阿卡塔马沙漠
不是嚒?
可是整个Dakar参赛队里已经没有别的厂队了,就连MINI也已经拿了四次冠军了,一个非厂队有连拿5届的必要吗?要知道大众花费金钱无数也只是拿了3届而已,MINI并不是拿不了5届,而且根本没有需求去拿5届。它的队伍里基本都是客户车手而非厂商车手,况且它的滴系Roma已经拿过了,Al Attiyah也已经两届了,出个意外并非不能接受,如果没拿匡特可能不会在意,毕竟别人也需要机会不是嚒。
2015达喀尔拉力赛冠军Al Attiyah
只有大家都在这个圈子里的时候,游戏才会更好玩,一家独霸的太长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可是丰田又不能去拿这个冠军,因为前面已经说了这不是技术问题,如果一个俱乐部队在有厂商队和厂商背景的队参与的情况下夺冠了,这难道不是一个不”应该”发生的问题嚒?而如果丰田真的拿了冠军,De Velliers还有什么筹码和诱惑去和Toyota讨价还价?
那怎么办?
标致?
这事肯定会让有些人头疼。
标致的做法:
标致采用Buggy这种两驱结构来做自己的Dakar赛车可以说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它打破了以往厂商队坚守四驱的观念,毕竟四驱的复杂性和规则局限性会导致它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所遇到的难度会远远超过两驱,而标致的行为也做了一个厂商队不必坚持量产车外形的榜样,这倒是符合法国人一贯特立独行的性格,无论好与不好,先做了再说。
标致2008 DKR赛车
它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所有人赛车的宣传效应其实可以更抽象、更粗犷和更写意;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标致兜里的那点钱远不能和当年的大众相比,大众把自己的大厦奠基在10年夺冠的三菱基础之上是因为它有市场需求和敢于投入,而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关键要素,至于其余的——前三菱车队的技术总监蒂埃里就在标致的dakar团队任职,这算是最露骨的表白嚒?
补充说明:国家、气候和地理因素:
让我们打开地图看看右下角,整个南美大陆的气候分为两极,两极的分界线就在太平洋岸边不远的安第斯山脉,越往南安第斯山脉以西的陆地越少。安第斯山脉造就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它的东面风调雨顺气候宜人,在阿根廷造就了著名的潘帕斯草原,养出了全世界最好吃的牛排。而它的西面基本就是荒漠戈壁,两次雨水之间的间隔要用年来计算;这也造就了著名的智利“月球表面”、秘鲁的火山灰“fesh-fesh”和一百多年不下雨的阿卡塔马沙漠。这里面最难跑的路段就是智利的火山灰路段,因为那里全是厚厚的灰尘,每一个跑过的人都会刻骨铭心。至于著名的阿卡塔马沙漠,如果和国内的沙漠比起来,基本算是小儿科的了,因为它的地形远没有国内的沙漠那么复杂多变,稍微有些技术功底就很容易穿越。
阿卡塔马沙漠
从2008年起举办过Dakar拉力赛的国家有四个:阿根廷、智利、秘鲁、玻利维亚。这其中阿根廷的道路基本属于全部有形路,只有靠到智利边界的地方有些沙地戈壁一类的地形。而玻利维亚是这两年才加入,所能提供的地理条件也只限于乌尤尼盐湖地带,从Dakar赛事的需求上来说,在这几个地理条件上最为梦幻的组合就是从秘鲁出发,冲过fesh-fesh后进入智利,然后在奔向大洋的过程中穿越阿卡塔马沙漠进入阿根廷,然后经过雨季潘帕斯草原的快速砂石路奔向终点,这是南美所能提供的最丰富的地貌了——虽然这和国内相比有些寒掺,但对于被迫转移南美的Dakar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2016年秘鲁和智利跳票了,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无论是主观、客观还是别的原因,结果就是这样了,说再多的抱歉都无济于事,事实已然如此。这个事情让dakar的组委会很难受,因为眼看着Dakar快变成了房车赛,领航再也不用对着北斗七星带着司南去辨别方向,只要拿着路书比划眼前的乡村公路往哪拐就行了,按这个趋势再往后发展500L的油箱都没有必要了,因为赛道上会遍布加油站,对了,还有农家乐,路上跑累了吃点喝点睡会上个网都没问题。这让Dakar的吸引力骤降,今年也变成近些年来参赛车辆最少的一年。
Dakar与SILK WAY:抉择
现在以后,恐怕Dakar真正难熬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因为SILK WAY(丝绸之路拉力赛)要在七月拉开帷幕;而筹备SILK WAY的人马则几乎就是一个完整的影子Dakar,重要的是中哈俄三国所给予SILK WAY的资源是南美那些小国家所远远不能比的,正如Dakar不仅仅是个汽车赛事一样,它牵扯到更多的经济因素;而SILK WAY的涉及面则更为宽泛,它已经远不是一个体育赛事那么简单,而Dakar目前所最为困惑最为头疼的经济、地理、国际协调问题更是根本不存在。想一想俄罗斯一望无际的森林原野、哈萨克斯坦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中国一望无际的戈壁和全世界最为复杂多变的沙漠;这些多变的地貌恰恰是Dakar和参与Dakar的车手们所梦寐以求又多年来根本所没有机会看到的。
而最为重要的是,即便是那些欧洲有钱的车队(非厂队)也很难支撑一年跑两个Dakar级别赛事的财力,所以SILK WAY的蛊惑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有可能会是改变世界的一环;SILK WAY的参赛成本会低于Dakar不少,从目前来看车手们应该跑的比Dakar更尽兴,而且他们是从欧洲经过中亚再来到遥远的东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和刺激,也应了Dakar的创始人萨宾的初衷;并且他们还可以把节约下来的钱再去跑几场FIA的baja系列赛,这并非没有吸引力,因为欧洲的经济已经多年一蹶不振,能省的钱一定会省。而对于Dakar来说,一旦这种局面形成,它将面临的将会是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问题,2009年Dakar转移到南美时组委会可能会觉得很幸运,而现在或许它们不再这么认为。
文章关键词:
途锐Hybrid
拉力赛
责任编辑 : 张志杰